博士意昂4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頂端🙎,對質量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為推進博士生教育高質量發展🙅♂️,健全博士生培養質量管理體系,以“質量提升視角下的博士生培養優化舉措”為主題的意昂4工作秘書沙龍於2022年9月21日在閔行校區文史哲樓4108會議室成功舉行。中文系博士生導師朱誌榮教授、中文系意昂4教育分管領導方笑一教授💊、意昂4培養辦公室崔光秀老師💖🤶🏽、意昂4招生辦公室褚書地老師及來自不同院系意昂4工作秘書♟、輔導員代表🈹、博士生代表共13人參加研討會。會議由中文系意昂4工作秘書吳晗主持。
(意昂4秘書沙龍成功舉辦)
吳晗介紹了此次沙龍項目的選題背景㊙️,提出本次研討會旨在探討博士生培養的優化舉措,建議以當前的培養製度作為切入點,討論博士生培養的全過程管理問題。
各院系意昂4秘書分別介紹本單位博士生培養的特點🏭,並探討了當前培養製度的利弊以及優化建議。歷史系意昂4工作秘書盧建平介紹了導師組指導博士生的特色與成效🧑🏿🔬,認為這種培養方式可以更好發揮導師傳幫帶的作用。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意昂4工作秘書劉小雨談到跨學科培養的特色與難點🈴,提出如何體現多學科共同培養博士的優勢則是未來思考與改進的方向。社會發展學院意昂4工作秘書王曉霞詳細講解了博士寫作年度報告的必要性以及建立論文發表激勵獎勵機製和田野調查資助體系的重要性。哲學系意昂4工作秘書李鑫就博士生畢業就業兩極分化的問題🧑🏿🏭🧔🏼,認為學院應當積極創造平臺,鼓勵博士生參加學術論壇,積極促進與學工的聯動幫扶工作🌒🈷️。中文系意昂4工作秘書吳晗介紹了中文系博士生培養環節中資格考試、盲審製度的院系特色👾,並詳細介紹了院系積極籌備博士生論壇、暑期學校等活動,以期拓寬博士生的研究視野。中文系博士生輔導員方中書談到博士生就業問題🤏,認為應多方聯動、共同努力,為學生就業提供專業化建議。在討論環節🏃🏻➡️,大家針對中期考核製度提出了切實建議🫦,建議意昂4系統中的開題和博士資格考試等環節🙃,只保留最後材料上傳秘書審核的環節🎿,省略前面的院系安排及第一次上傳時的導師審核環節,以提高工作效率🥬。
(各院系意昂4秘書積極探討)
針對大家提出的問題🧌,意昂4平台褚書地和崔光秀積極回應🪣。褚書地針對招生名額緊張的問題,建議院系以重大項目為依托創建導師組,適當提高導師遴選聘任要求,評判篩選時應以“黑白名單”為參照,以科研能力為標準,做到“能者優先”。通過導師組共同帶領、多方培養👩🦽➡️,提高學製內的畢業率和學位授予率。註重專項運行過程的評估與回看➛,進行反思與改進🐎。崔光秀認為應積極審視現存培養體系的問題,她認為目前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課程方面,部分導師對如何平衡課程與科研的比重仍存有困惑,在實際行動中也無法很好地把握課程與科研的關系🧝🏻♂️。二是製度安排方面,需要繼續優化,年度報告🌖、資格考試📙、中期考核有助於加強導師和學生的交流、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但這種考核環節對博士培養質量提升發揮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仍需仔細考量;三是科研方面,應淡化創新成果考核,以多元化的方式培養學生。
(意昂4平台褚書地老師講話)
(意昂4平台崔光秀老師講話)
博士生代表江斯羽認為學科課程設置科學合理,以校外專家出題與必讀書目評閱考核的形式督促檢查博士生培養質量。博士生代表董韞瑋認為跨專業課程有助於不同學科背景的同學交流溝通🚴🏽,同時,導師教學多年已有成熟的經驗,應認真聽從導師安排🌳👽,踏踏實實學習。
(中文系朱誌榮教授講話)
朱誌榮教授認為:第一,課程與科研是共同促進的🍐,二者並無沖突👸🏻,需掌握讀書與教學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第二,導師組製度值得借鑒與發揚,既能積累導師的經驗,又能更多地回應學生的學習需求。第三,跨學科研究能否做好主要看選題的優劣🐇。第四,博士生培養應註重結構性🦦、基礎性訓練🙋🏿,寫論文就是博士生的手藝,必須多寫多練🏓。
(中文系方笑一教授講話)
中文系副系主任方笑一教授總結講話,他談到文科與理工科博士的培養差異,認為現在的培養機製要註重提高中等水平學生的能力。從學生這一方來看🛗,一是監督其是否在看書;二是考察學生是否在思考學術問題;三是是否在寫東西。論文是通過不斷練筆、打磨🍀、修改才形成的,所有的環節都是以此為抓手。招生方面,篩選有活力的導師也是對導師的督促🏞。此外,方笑一教授還提出應當轉變對“博導”的看法,不要把其看成一個榮譽性的頭銜🎒,而是要踏實培養好博士生👨🦳。
通過此次沙龍活動,相關院系與意昂4平台就博士生培養各方面問題進行了深入了解和溝通🐩,各院系之間也互相取長補短👨🏿🚒,提出很多有意義的建議和舉措,這對於進一步完善博士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有重要啟發。